百度统计

今天是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欢迎光临本站 

行业资讯

征集2025年版!安徽省16市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专项相关项目申报时间范围及材料要求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5/1/14     浏览次数:    
征集2025年版!安徽省16市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专项相关项目申报时间范围及材料要求等内容整理如下,合肥市以及阜阳市、六安市、安庆市、池州市、亳州市、宿州市、马鞍山市、黄山市、宣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铜陵市、芜湖市、滁州市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指导!

征集2025年版!安徽省16市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专项相关项目申报时间范围及材料要求等内容整理如下,合肥市以及阜阳市、六安市、安庆市、池州市、亳州市、宿州市、马鞍山市、黄山市、宣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铜陵市、芜湖市、滁州市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指导电话:15855199550(可加v)

卧涛小编可以为您带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项目辅导规划。

一、安徽省16市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专项相关项目申报征集范围

《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实施细则》《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2025年版)》明确的相关支持事项(详见附件1)。

二、安徽省16市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专项相关项目申报时间及有关要求

请十大新兴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办公室、省商务厅、各市发展改革委梳理汇总项目清单,于2月14日前反馈省发展改革委(产业处),电子版同步发送至邮箱。

三、安徽省16市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专项相关项目申报事项清单(2025年版)

一、制造业中试能力提升

(一)项目单位为省内法人单位或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派出机构。

(二)符合我省制造业中试能力补短板重点布局方向,重点面向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中试需求。

(三)项目建成后,具备固定场所、设施设备、专业人员等软硬件条件,场地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设备原值应不低于1000万元,能够形成概念验证、技术熟化、测试评价、质量检测、工艺改进、小批量试生产、产品应用与示范的完整中试能力。(四)项目建成后1年内开展中试服务次数不少于10次,并实现成果样品化、产品化不少于5项,对外提供中试服务收入不低于500万元。

二、新材料研发产业化

(一)项目单位为省内企业或由省内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高校院所组成的创新联合体。

(二)项目符合以下新材料研发攻关年度方向:

1.先进金属材料领域。新型高强钢、氢储运设备用钢、铝基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轻量化高强度镁基材料、加氢反应器用焊接材料。

2.先进化工材料。高性能多功能工程塑料和其他高性能树脂,特种橡胶和新型热塑性弹性体,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用电子级化学品。

3.新能源材料。钙钛矿电池材料,质子交换膜和碳纸等燃料电池材料,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动力、储能电池用关键材料。

4.生物基材料。生物基聚碳酸酯、聚氨酯等新型生物基材料。

5.复合材料。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复合材料。

6.前沿新材料。超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先进3D打印材料等。

(三)项目单位围绕申报方向已取得至少一项行业领先的研发成果,并实现产业化或具有较好的产业化潜力。

(四)完成研发投入不少于300万元。

(五)完成产业化阶段对应设备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六)项目实施周期内提交与研发内容相关专利申请,获得受理数量不少于1项。

三、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一)产线(装置)属于《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发改产业〔2023〕723号)明确的工业重点领域。

(二)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产线(装置)能效水平等于或优于《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发改产业〔2023〕723号)明确的标杆水平,且产线(装置)能效较首次能效核查结果有提升。

四、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一)项目单位(或其管理团队)具备国家级汽车领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运营经验。

(二)项目单位承诺2028年底前完成创建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道路机动车辆检验检测机构备案。

五、加氢站

2024年1月1日以来,建成投用的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氢站(对应用于工业等特殊场景的撬装站和氢燃料电池船舶场景的加氢站,日加氢能力100公斤及以上)。

六、海外服务、销售、物流等体系共享

(一)省内汽车(含二手车)领域企业间共享海外服务、销售、物流等体系,并已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各合作方不互为关联企业。

(二)已合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三)海外服务、销售、物流等体系提供方相关体系运营时间不少于1年。

以上就是小编将为大家具体讲解的内容,希望会对大家有个帮助!

需要咨询商标、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政策项目的请直接联系渔渔:

免费咨询:15855199550,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