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统计

今天是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欢迎光临本站 

行业资讯

支持项目!六安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奖励申报范围条件、奖励和补助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3/6/1     浏览次数:    

六安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奖励申报范围条件、奖励和补助的内容,小编已经整理了,针对六安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奖励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的企业朋友想申报可咨询小编哦!

11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15855157003(微信同号)

(卧涛科技:项目申报、专利商标版权代理、软件著作权代理(不过包退)、科技成果评价、各类标准化(参编)代理、软件开发、商业计划书、工商注册财税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两化融合、企业信用修复、ISO体系认证等)

  六安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奖励标准:

对重点技改项目分类施策,通过“一事一议”、设备(软件)补贴等方式给予财政奖补。新认定的市级技改示范项目,每个奖励50万元;新认定的省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20万元,市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10万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奖励20万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奖励10万元。

六安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奖励申报项目:

以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绿色化、创新化“六化”为重点方向,建设一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实施规模工业企业“6+1”技改提升行动。

(一)高端化改造。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氢燃料电池、铁基新材料等比较优势产业,以国内外先进技术为标杆,抢占行业话语权,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走高端化、引领型发展之路。重点推动恒大新能源汽车六安基地、明天氢能产业园、应流航空产业园、六安钢厂等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积极争创国家工业强基专项、省“三重一创”及“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加快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核心企业群、高端品牌群、终端产业群,推动产业链做长、价值链做强、市场份额做大,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对高端化改造强链项目,纳入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一事一议”支持范围。

(二)智能化改造。推广智能制造模式,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采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带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智能化水平提高,率先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酒及水饮品生产、智能家居等领域示范推广。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争创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积极培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三)信息化改造。加快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认真组织实施《六安市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与云服务龙头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开展深度合作,打造“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培育5G产业园。持续推动“企业登云”,推广过程控制系统(PCS)、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工业设备远程运维的集成应用。针对性开展企业信息化诊断提升行动,加快软件首版次、工业APP等成果转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鼓励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的公共信息技术服务,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方案设计、数据分析等信息服务。

(四)自动化改造。鼓励中小企业加快关键工序核心设备更新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力推广“机器换人”,“点”上打造数控单元,率先在铸造、铁矿采选、机械加工、建材、能源等安全风险较高、作业环境较差的行业推广实施;“线”上进行自动化改造,率先在农副食品加工、木竹加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推广实施。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机器人及自动化专用设备的生产、集成应用或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快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应用,每年推广工业机器人和数控加工中心500台(套)以上。

(五)绿色化改造。以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为目的,以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行动为基础,引导企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力度,滚动实施一批能效提升、清洁化生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引导企业绿色化改造、高质量发展。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促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创建工作,积极创建绿色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优先选择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提升工业绿色竞争力。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工业固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推动余热余压、矿山尾矿、冶金尘泥、稀贵金属、工业废渣、废水、废油、废酸的综合利用。

(六)创新化改造。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为重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每年培育一批省级新产品、安徽工业精品、安徽省高端品牌。推动具备技术优势和创新实力的科技型企业围绕“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联盟”进行技术创新改造升级,在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航空、铸造、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创建院士工作站、“一室一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主导作用,利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优势,建立产业技术和产品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创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企业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进程,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工艺技术加快升级改造。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